香港八所高校非本地生学额再增加 拨款4000万港元宣传“留学香港”
香港的非本地学生数量从2022/23学年的54500人增至2024/25学年的79300人,三年间增长近2.5万人

2025年7月19日,香港大学,在校门拍照的学生。图:视觉中国
香港高校将迎来更多非本地学生,内地生来港升学的名额再增加。9月17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在2025年《施政报告》中提出,自2026/27学年起,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八所由政府资助的专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由现在的约为本地学额数目的40%,上调至50%。
李家超表示, 香港各所大学都深受欢迎,非本地生以自费的形式申请入读的人数同比双位数增长。由2026/27学年起,每所资助专上院校的非本地生自费就学人数上限,由相当于本地学额数量的40%增至50%;八所资助大学的研究生课程的超额招收自费学生的学额上限也从100%增至120%。
港府资助的八所公立大学包括: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大学。在此次政策调整之前,港府已经从2024/25学年开始,将非本地生就学人数上限从本地学生学额的20%上调至了40%。
政策调整后,各间大学非本地生的招收规模显著扩大。据教育局提交至立法会的文件显示,在香港就读学士学位、全日制副学位、衔接学位课程等经本地评审的全日制专上课程的非本地学生数量,从2022/23学年的54500人增至2024/25学年的79300人,三年间增长近2.5万人。其中,2024/25学年有26600名非本地生就读于公立大学,同比增加15%。
即便非本地生学额自2024/25学年已经上调,但留学香港的需求十分强劲,学额竞争相当激烈。香港中文大学向记者透露,截至7月中旬,该校收到超过1万份来自内地以外的海外本科生申请2025/26学年入读,比2024/25学年增加约50%。同时,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共接获8.7万多份来自非本地学生的申请,同比增加超过17%。香港科技大学在今年6月披露,至今接获近2万份2025/26学年的非本地本科生入学申请,这些学生需要竞逐约800个学额,创下历史新高。香港大学亦表示,新学年接获超过2.5万宗非本地生申请,同比上升约25%,同样创下历史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非本地生学额增加并不会影响本地学生的升学机会,当前香港特区政府每年提供1.5万个资助学额给本地的本科学生。此外,非本地生的学费也远高于本地生,并且不断上升。在2026/27学年,香港科技大学的非本地本科生的学费为每年21.5万港元,同比上调16.2%;香港大学的非本地本科生入读工程、理学、计算机等STEM学院的学费为每年24.9万港元,同比上升14%。对于本地生来说,八所公立大学的学费均统一为每年4.7万港元。
为了让新增学生有更多住宿机会,港府从今年7月已推出“城中学舍计划”,可以方便市场把现有的酒店、写字楼等商业大厦改造成为学生宿舍,在改造时可以豁免改建手续等。港府在2025年内也会预留全新商业或其他土地用于兴建新宿舍,会邀请市场提交意向书。
为了更好地打造“留学香港”品牌,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将会拨款4000万港元资助八所资助大学(公立大学)加大国际和内地宣传及师生招揽。教育局亦会牵头推动院校举办更多暑期游学活动,吸引非本地高中生来港体验,并且推动院校推出更多高增值的“游学香港”活动,宣传“游学香港”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