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在自习课堂上复习。
各地推动高中双休,落实到校进度不一,高三双休尤其难。新学期以来,教育系统严查中学违规补课,河北、江苏、河南多所高中受教育部通报批评、取消评优资格、负责人免职等处理。
教育部近日通报一批中小学违规办学案例,涉及河北、江苏、河南省多所高中的违规补课现象。据公开资料,通报中的河北、河南高中均为省示范性高中,江苏的四所高中均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最高级)。同时,教育部还统一公布了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投诉举报电话和电子邮箱等,接受社会监督。
“中小学在校时间过长和节假日补课等不规范办学行为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教育形象,具有极大安全稳定风险。”教育部在通报中表示。
记者了解到,自三月中旬以来,全国多地高中陆续实行双休政策。此前高中普遍无全部年级双休,部分学校高一高二年级双休,高三年级普遍每周单休、双周休或月休。此次调整各地落实情况不一,在高三年级的执行难度尤其大。据记者了解,通知下达后,不少学校虽然放开高一高二年级双休,但仍安排高三年级在周末考试、补课或自习。
“学生一听就在操场那里欢呼了。”广州高中老师杨欣说,校领导近期突然宣布高三双休,此前高三每周最多休息半天。
广州高二学生孙韵很希望能双休,因为她想逃离学校压抑的环境——走廊有“全方位无死角的围栏”,即使是食堂也被围了起来,教室的窗户只允许半开,夏天的时候“只能伸个手出去,热死了”。据记者了解,为防止学生跳楼,近年来全国中小学校纷纷用栏杆将走廊封死。互联网上,学生们打趣学校为“纯狱风”。
孙韵的高中原先周六下午四点放学,周日下午五点到校,双休通知来后,改成周六中午11点放学,其他照旧。虽然只是多放了半天,但她表示“很知足了”。在学校她每天早上六点一睁眼就想着“赶行程”,安排好一天的复习、预习、作业计划。“回到家里的话,身心都会稍微放松一点,在学校那种环境还是天天要提着一口气。”
也有学生对双休“无感”。“双不双休都一样,都是要学习。”一位山西的高二学生对记者说。广东佛山的高一学生吴倩说,现在每周六上午和周日晚上要留在学校考试,考试题太难了,对自己的提升意义不大;如果学校双休了,她打算周末去机构补课,夯实基础。
双休让老师们纷纷表示“松口气”。广西柳州高中老师王超笑称,虽然突如其来的通知打乱了教学计划,但“老师的角度看是特别高兴的,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开始压力大”。
但反对双休的家长不在少数。河南信阳一位高中老师介绍,三月中开始,学校高一高二学生实行双休,高三单休,此前周末学生需要在校自习;虽然老师们很高兴能休息,但“有的家长觉得小孩周末在家里边管不住”。河北邯郸的高中老师周蕙则表示,学校双休政策“一天也没执行”。在她看来,不少家长反对双休是因为他们没空照顾孩子,希望学校替他们管理。但她认为,学生需要双休来换个环境,多与家庭、社会接触,“多一个疏导的渠道”。
“现在学校像监狱一样,孩子一个月不回家就在院墙内生活,每天除了学习,撑死就是上个体育课,这还是好学校,体育、音乐、美术还给你配上,有的农村、县城的学校谁给你配这些课,恨不得让你每天就是学习,不出问题才怪。”周蕙直言。
江苏高中老师李云则介绍,目前高一高二大部分班级双休,重点班有时需要补课,高三则每周休半天至一天;2024年时学校也曾实行双休,一个月后就“破产了”,因此她认为此次双休或许又是一阵风潮。
老师们提醒家长和学生妥善安排双休时间,做健康有益的休息活动。王超介绍,学校全部年级从三月中旬开始双休,该政策实行后,发现不少学生不能适应新的生活节奏,开始沉迷游戏。一些学生到王超兼职工作的学校心理中心咨询,常见的案例是学生周五晚上拿到手机后,一直玩到凌晨三四点,周六白天再睡一天,晚上又开始失眠、玩手机,生物钟陷入恶性循环。
王超表示,很多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过去能被老师“带着走”,突然放松后成绩会快速下降,“这个孩子学习节奏不在了,实际上给他的心理压力会比原本要大得多”。而他在咨询中发现,很多学生的压力来自于自己或家长的过高期望,因此在他看来,高三的学习压力未必是“双休”能解决的,关键是对自己的学业成果有合理的预期。
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系统充分认识违规补课、侵占学生休息时间的危害。根据教育部前述通报,河北省教育厅对组织高三学生违规补课的保定市高碑店第一中学进行全省通报批评,取消其三年内省级评优评先资格。省级在分配改善普通高中学校办学条件补助资金时,对高碑店市按最低档执行。同时明确规定,任何学校一经发现存在违规补课行为,取消学校所获省级荣誉称号。
江苏省教育厅对存在假期违规补课行为的连云港市灌南高级中学、灌南县惠泽高级中学、宿迁市致远中学、宿迁市泗阳中学等4所学校,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分别给予取消省四星级普通高中称号、两年内不得申报省普通高中星级评估等处理。
河南省教育厅对存在提前开学、违规补课问题的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和华中师范大学附属息县高级中学进行全省通报批评,省委教育工委约谈了洛阳市、信阳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和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根据干部管理权限,洛阳市、信阳市有关部门对三所学校主要负责人给予免职处理。
通报要求,要不折不扣落实基础教育规范管理的各项要求,将合理安排中小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充分保障学生睡眠和自主学习活动时间作为“底线”,将禁止法定节假日、寒暑假集中补课或变相补课作为“红线”,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常态化、持续性排查整治。
通报还要求,对于学校违规办学行为,要重拳出击、严肃查处。对查处不力、敷衍塞责的地方,要约谈教育部门负责人,在评优评先、绩效考核、项目申报、经费奖补等方面予以降档扣分处理;对顶风违规、屡禁不止的学校,要严肃追究学校主要负责人责任,取消其评优评先资格,依法依规予以处分;对阳奉阴违、“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相关责任人,要作为问题线索移送纪检监察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