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城市中小学布局人工智能教育,怎么教?|教育观察
地方教育部门对人工智能教育教什么、怎么教、达到怎样的目标,逐渐形成初步框架
南京市樱花小学的樱驼花园校区,科技项目活动中的机器狗。
由DeepSeek引发的人工智能热正蔓延至校园。2025年春季开学季,人工智能元素和应用场景频频出现在大中城市中小学校园的开学典礼或课堂上。
上海格致中学在开学典礼上播放学生用AI工具制作的“活”铜像创意视频;产自杭州的机器人走进杭州市钱学森学校,与学生互动交流,开启新学期的“第一课”;南京市樱花小学、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和悦小学,将AI体育设施引入校园,为体育教学和课间活动增添趣味;北京第八十中学开学首日发布人工智能大模型创新教育提示词应用指南,搭建起师生与人工智能沟通的桥梁。
早在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 “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目前仍处在早期探索阶段,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校园推广的过程中,存在目标模糊、内容泛化等现象,凡是与 “智能”沾边的技术,如机器人、无人机、单片机,甚至是3D打印、激光切割等,都被装入“人工智能”的篮子里。此外,部分课程与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匹配度较低。
新东方旗下专注于信息学教育的培训机构优编程董事长朱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教育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把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学科,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传授。第二个是指让人工智能技术在校园当中让学生去实践,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其他学科上的学习。第三个层次,是老师和学校的管理者利用人工智能的工具,更好地提升教学的效率和效果。2024年以来,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推广和普及提速。各地教育部门对人工智能教育教什么、怎么教、达到怎样的目标,逐渐形成初步框架。
2024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旨在通过基地试点,形成可推广的优秀案例和先进经验,推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深入开展。
教育部2024年底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了小、初、高各学龄段人工智能教育的目标。《通知》指出,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
北京、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已提出了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或课程纲要。
2024年底,《上海市推进实施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4-2026年)》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在四年级、七年级开设《人工智能基础》地方课程,每周1课时,每个年级总计不少于30课时;高中阶段在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等国家课程实施要求基础上,深化人工智能教学内容,提高人工智能教育实施质量,提升学生数字素养。
深圳教育部门分别在2023年和2024年先后推出了两版《深圳市义务教育人工智能课程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修订版的《纲要》设计了“人工智能概述”“人工智能技术基础”“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人工智能伦理与社会”4个课程模块。其中,人工智能概述模块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通过生活中的人工智能应用,让学生理解人工智能的特点与核心技术途径,知道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与关键技术类型,了解人工智能的国际发展现状与趋势。
那么,随着人工智能教育的加快推进和学习内容的不断深入,各中小学人工智能领域的师资是否足够?
今年1月,浙江温州科技高级中学教师谢作如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上发文指出,从严格意义上讲,2018年前毕业的本科生很少学习过人工智能。哪怕截至今天,师范类高校开设与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相关课程的仍然寥寥无几。普及人工智能教育,需要社会力量的支持。
据记者了解,现阶段,已有部分校外教培企业与中小学展开合作,弥补师资上的不足。朱宇表示,目前该企业已与山东、浙江、云南等学校展开合作,由机构教师到校园里,以课后服务的形式,为学生提供编程学习指导。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掌握人工智能的部分技术基础。
前述《通知》中提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充实人工智能教育教师队伍,积极引进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中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作为人工智能兼职教师。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人工智能在大中城市中小学的加快普及,是否会拉大城乡之间数字鸿沟。
《中国儿童发展报告2024》指出,城乡儿童在计算机、个人终端、互联网的接入鸿沟逐渐缩小,但由于数字素养的差异,城乡儿童对于数字化设备的使用差别,使得使用鸿沟凸显。在学生层面,大部分乡村学校学生只是数字化设备和数字化信息的单向接收者。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在2020年对全国22.5万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除智能手机外,乡村家庭的其他物质性数字资源全面处于落后地位。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人工智能教育是必然趋势,但人工智能教育引入步调的不一致,可能造成对不同的区域,特别是相对落后地区的教育的一种歧视与抑制,扩大数字鸿沟,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
《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先行先试,但同时也要求做好城乡统筹,加大对农村和边远地区学校的支持力度,推动教师流动,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城乡学校人工智能教育相关课程互联互通。城乡学校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共享教学经验,共同提升人工智能教育质量。
据记者了解,目前,高校、科研机构以及科技教育公司,已在参与人工智能教育的“下沉”和帮扶。包括教育部人工智能教育试验基地在内的一些学校,也已参与到对口帮扶中来。
教育科技公司飞象星球向记者介绍,2024年秋季学期,飞象星球将旗下“飞象双师课堂”以试点先行的方式,为玉树藏族自治州红旗小学提供了素质教育相关课程。线上专业老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线下老师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合作。让玉树州的孩子和北京的孩子一样共享优质素质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