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论文评选 > 第一届“十三五”国家教育规划与教育理论优秀论文 > 详细页面

论新课改背景下教与学的关系


2017年12月07日23:47

摘要: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中的本质问题。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师生关系;教育理念;民主、平等;教学互动;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载体,是推行教育目标、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师生关系的定位影响着教育的根本出发点,也影响着教育质量。那么,新课程理念下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呢?下面就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更新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呼唤新理念,理念是改革的先导和动力。任何改革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全新的理念。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并以正确的教育观指导教育工作。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作为两种完全不同的教育观念,它们对师生关系的要求是相反的。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师生关系是主从型的。它只需要学生无条件地、被动地接受。学生被当作贮存知识的容器。而素质教育强调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由此可知,正确的教育观倡导创新教育,注重能力培养。所以教师就必须摒弃那种枯燥的灌输式教学观念,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民主与平等---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

民主与平等,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价值选择,是现代课堂与现代师生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人格与权利的平等,是尊重每个人的参与权利和决策权利,是尊重差异,尊重多样选择,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的独特价值。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师应由过去的主角转为“平等中的首席”,面向所有的学生发展每一个个体的创造个性;作为学生则应将个性智能特长的发展提到重要位置,使自己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不再循规蹈矩、人云亦云,要敢于标新立异。因此,教师要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新型师生观,转变传统教育中的“唯师是从”的师生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促进他们前面发展。

教师在课堂中要明确自己的角色、任务和职责。如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生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协助学生寻找、搜索和利用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对自身做一个恰当的评价等。教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自信心。

三、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关系。

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加之激烈的升学竞争,更导致师生矛盾加剧,造成了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甚至形成对立情绪。

1.新课程体系要求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教师力求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和对话的教学关系。交往还意味着教师角色的转换,由教学中的权威变成合作者,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最明显的弊端就是“重结果轻过程”。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结论,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只是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教师只注重结果的做法导致学生对任何知识都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思维断层,降低了教学的质量。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过程上,暴露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

由此看来,知识形成的过程是不可忽略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喜欢直接告诉学生结论,忽视了学生知识的发生过程,削弱了学生从感知到概括的过程,从而造成学生对知识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对智力发育迟缓的、学业成绩不良的、被孤立和拒绝的、有过错的、有严重缺点和缺陷的以及和老师意见不一致的学生的尊重。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而且还要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应喜出望外,教师应赞叹不已:“科学的发现总是属于孜孜不倦、顽强探索的人。”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不耻下问:“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你能告诉老师吗?”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呢。”这样,学生始终处于被激励的气氛中,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总之,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实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必然要求。作为实施新课程改革主体的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以转变观念为突破口,加强自身的修养,主动与学生交流沟通,走进学生心灵。师生间通过交往形成动态的信息交流,在参与、对话、沟通、交流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感染、相互补充,从而达到情感共鸣,实现知识与观念的共享和共进,是实现教学相长的良好铺垫。教师在关注学生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从享受学生获得发展的喜悦之中感受到一种“与学生共创共享教育的幸福”。

参考文献: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

作者简介:1、吴国珍,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车显峰,大专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单位:吉林省农安县哈拉海镇第一中心小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