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论文评选 > 第五届“十二五”国家教育规划与教育理论优秀论文 > 详细页面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2015年09月04日23:10

新疆喀什市第二十八中学 张珍珠

如今的小学生对教师围绕一本语文书要求读写背诵一个学期的作法已深感厌恶,对教学毫无创意的教书匠式的教师也不再喜爱。学生们渴望的是丰富多彩的课堂。大量的信息、丰富的活动活动、美丽的大自然,对孩子们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

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主张教育同生活实践相联系,在做上教,在做上学的观点。可见,语文教学已不能像以往那样把教学的眼光仅停留于课本知识,而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创设更多的实践条件,开展更多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语文,在活动中用语文。如何将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有创意地与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轻松地由厌学变乐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而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不仅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使教师有了创造的新空间,让孩子们走出了封闭的课堂,在广阔的天地里实践、探索、体验、创造……

一、以本为本,搭建活动平台

在我们现有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虽然内容甚少,但有许多地方只要我们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尽力去想象,去挖掘,很多教材以外生动而又活泼的内容就会尽收眼底。在教学中我们若能抓住这些有利时机,把活动引进语文课堂,通过表演、说话、写话、唱歌、等形式,就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抓住创新思维的灵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像能力。

比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是,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入情入境,体会到夺桥的,红军的。在抢时间攻天险的过程中,可启发想象:红军在 白天一边赶路一边与阻击的敌人打仗,到了夜晚还得冒雨行路,饥饿、困乏,同时山路陡窄、路滑难走,伸手不见五指,是怎样的情景?英雄们拿着马刀,带着手榴 弹,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又是怎样的情景?通过这些想象,同学们很容易从红军战士的英雄形象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在想象训练中,学生的创 造性思维也随之产生、发展。    

二、拓展文本,巩固活动成果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认识要宽泛。教科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教学不能拘泥于课本,只顾及课内一篇篇课文,更应该关心课文后面的世界。其实在一篇课文背后所蕴藏的知识远比课文中知识丰富得多。

如在教学《晏子使楚》这篇课文时,学生对文中那个机智敏捷能言善辩热爱祖国足智多谋清正廉洁大公无私的晏子仰慕不已,颇感兴趣。于是便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搜集晏子资料,鼓励学生阅读《晏子春秋》,并召开读书交流会,以点带面,通过一篇课文让学生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如教了《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组织学生课后去了解树木的环保作用和人为肆意破坏环境的严重后果。结合喀什的实际情况,以“喀什东湖”为例,让他们亲自去收集资料,将“过去的东湖”与“现在的东湖”环境进行对比。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深深感受到无情的人类自己毁灭自己这种残酷的现实,唤醒了大家的环保意识,也给后人留下警醒,同时培养了他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学科渗透,整合活动资源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它所倡导的是一种课程共建文化,需要教师积极地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发展、完善和丰富手头现有的各学科教材。这就需要教师有自己的教学思路,对学生和教材进行认真地研究,根据需要对各学科的教材进行整合重组。这里所提的整合学科,指的就是打破语文学科原有的封闭状态,加强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与融合。

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时,引导学生画画五光十色的海水,千奇百怪的贝壳,可爱至极的海龟,丰富的海底物产。当孩子们上台展示作品时,一幅幅可爱的画面不仅反映出了孩子们对五光十色、四脚朝天、千奇百怪、寸步难移等词语的富有个性的理解,而且也发展了他们的想像和审美能力。再如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一文时,利用科学的理性、严谨,把科学求实的作风引进课堂,让学生准备道具,自己动手做实验,来印证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否正确。这样不仅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做事严谨,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实践证明,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整合,结合开展适合语文学科特点的活动,能促使学生动用多种感官,在自由和谐的气氛中,使学生的多种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四、走向课外,丰富活动内容。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可学生仅靠课堂上所学的有限知识,远不能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生活,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实现语文教学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增加学生学语文的实践机会,才能不断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丰厚语文素养。

比如:在春暖花开的日子,带领同学们走进学校附近的西公园,去赏一赏各色的花,闻一闻花香,感受蝴蝶、蜜蜂流连其中的乐趣。孩子们在与大自然亲密的接触中,捕捉到了大自然的鲜活,真正发现了美,感悟了美,他们亲近大自然的天性得到了满足。即使不叫写诗作文,他们也已在心中吟唱出了赞美大自然的最优美的诗,最动听的歌! 

总之,语文实践活动是一种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学习语言、形成语言能力、加深语文素养为目的的活动。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可以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更生动,更精彩,更具活力,可以使我们的学生思维更活跃,个性更张扬,更能说会道,善抒善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