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论文评选 > 第五届“十二五”国家教育规划与教育理论优秀论文 > 详细页面

高中双语教学有效性探究


2015年09月04日22:35

                新疆阿勒泰地区三中 加娜尔·达吾提汗

摘要:新疆少数民族大多数学生语言环境单纯,严重依赖母语,汉语能力弱,居住办学条件差,教育普及困难大。“双语”教学中存在着理解认识模糊;“双语”教师队伍严重不足和质量不高,教学资源缺乏等问题。我们必须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材建设,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继而才能使得双语教学取得更好成效。

 关键词高中双语教学;课改意识;校本培训;教学评价机制
    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在我区开展和普及双语教学虽然意义重大,新疆是全国面积最大的一个省区,生活着族,汉、哈萨克、回、等47个少数民族。汉语作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语,学习汉语不仅有利于少数民族接受高等教育、就业、融入现代化社会以至国际社会。而且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国家及民族地区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也是十分重要的。从学校教育抓起,以汉语教学为突破口,以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为目的,但同时存在着诸多方面的困难。结合自己教学经验,表述几点见解,以其共勉。

一高中双语班汉语教师的素质亟待提高

1转变教学理念树立课改意识

  很多汉语教师实际上对新课程理念了解得不多在教学实践中很难改变过去长期形成的传统教学理念。虽然汉语教材问题是影响课改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教师能否转变教学理念是导致课改成败的关键。多数高中双语班汉语老师特别关注高考对教学的影响认为以高考为主的教育机制如不改变高中课改就是第二位的了,新课程教学理念无法顺利进行。

2专业知识结构急需改善专业素养亟待提高

    部分高中汉语教师知识陈旧、教学模式单一。如有些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仍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为主多集中在讲教材和做练习上即“教教材”这部分教师占比较大。而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教师比较少这说明教师缺乏对新教材的驾驭能力课堂讲解缺乏教学艺术教师的授课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们普遍反映由于教材内容较多、文学性较强如果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就无法按时完成课堂任务。其实这不是课改的问题而是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问题。教师应该研究如何采用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备课和组织教学如何用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内容如何在汉语课堂上落实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自主、合作、交际的学习方式。

二高中双语班汉语教材建设亟待加强

    目前,新疆高中双语班汉语教材虽然是参照新的汉语课程标准、在汉语教学法和教材编写理论的指导下编写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统一性但教材的权威性和统一性与汉语教学需求的多样性和发展性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取决于师资力量、设备条件、生源水平、地区差别等因素。选用与汉语课程标准和本地区实际相符合的教材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核心问题。如部分学校所选用的汉语语文教材“文”的特性太强学生很难理解吸收教材内容缺乏本土知识缺乏趣味性,这样就无法保证基本的汉语教学质量。

三高中双语班汉语教学评价机制亟待完善

    目前,从学校层面上讲,教学工作的重心主要在高考上,教学管理者关心的是高考升学率,因此对教学的评价基本以学生成绩为主。汉语课程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一是对汉语教师的评价。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主要包括学生汉语知识和能力的评价以及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过去的评价体系基本上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评价标准,而学生的学习成绩仅仅包括学生的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内容无法反映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应用学习方面的能力,学校在评价汉语教学时标准就显得比较单一

、高中双语班汉语教学应对新课改的策略

1转变汉语教学理念积极应对课改挑战尽管新课程改革在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但教师应该积极应对课程改革的挑战尽快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通过参加课改培训、学校组织的各种教学研讨活动学习课程改革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探索适应课改的有效途径。同时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汉语授课能力特别是少数民族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汉语水平掌握综合知识将新课程理念贯彻到教学实践中去。

2加快校本培训的步伐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校本培训是教师培训的基石。加强高中双语班汉语教师的校本培训是加快教师新课改适应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应结合高中汉语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教学困惑本着真正有利于高中汉语教师更好地适应新课改、并能在适应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个人才能的目的去开展校本培训。此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应帮助教师及时获取一些前沿的教育理念和信息制定相应的培训规划和工作计划重视并解决好培训经费的落实问题做到培训活动经常化、培训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富有针对性安排专人专职负责这项工作有学期和年度的监督评价管理办法。新课程的实施能力包括对新课程的认识、所需的知识与技能的储备、教学研究的心态和研究的能力。在校本培训中要加强与新课程相关的教育教学的培训引导教师对新课程进行探索性学习提高自主开发民族教育资源的意识与能力。

五、加强高中双语班汉语教材建设

    目前新疆高中双语班的汉语教材适应性不尽如人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所使用的教材都有一些意见。我们建议自治区有关部门应从全国范围内组织一批专家开发一套具有新疆本土化特点的高中双语班汉语教材使它既能顺应新疆双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又可以结合新疆少数民族学生的认知特点来反映高中汉语课改的要求。

六、建立健全汉语课程改革中的教学评价体系

汉语课改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诸多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评价制度的发展始终停滞不前还基本上是以学生的成绩为标准的评价体系这对校长、家长和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教学质量要想有所提高教学改革中的教学评价是必经之路。既然要进行变革就必须接受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评价观即在高中双语班汉语教学中始终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评价机制衡量学生的学习进步、教师的教学成绩、学校的社会贡献。具体表现就是要明确教学评价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的发展而不是利益驱使下的盲目行动。要根据每位教师的不同特点全面评价其工作效绩对评价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鼓励教师和学生在各方面、各阶段的进步而不是片面针对某次学科成绩。同时建立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家长之间的互评制度让评价贯穿教学始终。

语是用来交际的。全面提高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学生的语能力,是新疆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语的重要地位,提高对汉语教学在当前教学中的地位的认识,并在课堂教学及课外辅导中全面反映出来。如此才能促进教学质量及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