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网
您当前位置:论文评选 > 第五届“十二五”国家教育规划与教育理论优秀论文 > 详细页面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扎实高效探究


2015年08月07日16:11

                            新疆沙湾县乌兰乌镇中心学校  候芳

【摘要】对于低年级的语文学习来说,练好童子功,就务必要扎扎实实地掌握字、词、句的运用,而且低年级小朋友的坐姿、写字、语言表达、学习习惯的一种养成都是要扎扎实实的,否则升入高年级,学生就会缺少一种基石,难以填补。本文就课堂中的“扎实”,简单的作以浅析,希望对低年级语文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 扎实 高效

 一、 识字、写字。

1、引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运用多种方法思考,分析记忆字形是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根本途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识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从而自主识字,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学习了偏旁部首,独体字、基本笔画、熟字的基础上。以加一加、减一减、合一合、叠一叠比一比等形式进行识字。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来识字。如教:请、意、香、太、沙、想、伙、地、多、话、等这些生字时,我就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再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识字方法来识记字形。

2、猜字谜、编顺口溜等方法来识字 。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而且对学生识字、记字、辨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顺口溜和儿歌简单易记,朗朗上口孩子们都喜欢念。如:教“霜”字,我编成:表兄弟木和目,淋着雨去找霜。教学中出现的顺口溜有:日月明,鱼羊鲜,小土尘,小大尖。人门闪,马门闯,心入门,闷得慌等等,通过这些简单易记的顺口溜,孩子们都能准确无误地把汉字记住。 

3、表演动作识字。 在生字教学中,有部分是动词。在教学这些动词时,我让学生通过表演动作来掌握生字。如:教拉推抱字时我先让学生做拉、推、抱的动作,让学生明白这些动作都是通过手来完成,所以都是提手旁。在学习吹和叼字时,我先让学生想一想动作,然后请一些同学到讲台上做吹和叼的动作,让学生明白这些动作都是通过嘴巴来完成,所以是口字旁。再让其他的同学说说他们的动作做得对不对。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弄懂了字义,又对识字产生了兴趣。

 4、游戏中识字 。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巧妙地设计生字一家人、生字找朋友、生字火车接龙、 生字换朋友等游戏来让学生识字。如:我设计了生字一家人的游戏,我在黑板上贴了三座漂亮的房子,分别把带有イ、サ、ン这三个偏房的生字卡片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把同偏房的字贴到同一间房子里,让生字成为一家人。这样不但让孩子们在玩耍中轻松愉快地识记了新字,巩固了学过的旧字,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联系生活识字,在实践中体验识字的乐趣 。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我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的事物。在生活中识字,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识字量。这是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生字的有效途径。因此,识字不仅要在语文课堂上学,还要在生活实践中学。

6、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和坐姿。没有一个好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孩子的字就会写的七扭八歪,甚至不堪入目,因此在学生识字的基础上,一定要规范孩子的写字习惯,这样才会真正的扎扎实实地识字、写字。

二、 课堂质朴、扎实,时刻关注学生。 

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促发展,以简化的教学环节,简单的教学方法,实现省时高效的教学效果。教学活动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的个性,能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主体参与是教学活动产生的基础,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始发、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活动的质量。教学活动的基本形态就是交往和探究。交往是活动的基本形式,要给学生创造“学”的空间,“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在探究中深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  

三、 学习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培养质疑问难能力。除了课堂教学锻练学生质疑能力之外,应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实际,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身边日常事务提高质疑问难的能力。总之,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     

四、 创设问题,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会去思考,思维总是指向解决某项任务的。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的钻研和掌握,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地去思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以 “学生探索明白”为主。

五、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认为,愉快的环境可以使人感到自由、安全和可以依赖。在这样的氛围下学习,更有利于知识的生成。因此老师要运用语言、课件、音乐等各种手段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学生以一种自由、放松的心态投入学习中。然后再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把学生逐步引入课文深处,让他们不知不觉中进入深层次的学习之中。让他们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探索知识,把精力集中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中来,为实现高效课堂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六、 将小组学习落实到位。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今课堂上主要的学习方式,已为广大教师所喜用。小组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之间思想的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总之,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把握好课堂,向40分钟要质量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上完一节课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习惯问问自己“我教给了学生什么?”问问学生“你们学会了什么?”其实,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新的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扎实高效的。什么是扎实高效?课堂应该实在一些,要尽量做到在短短一堂课里,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学习情感和兴趣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加强。可以说,高效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目标,扎实是我们课堂教学最终的追求。


分享到: